
分享
2025-11-25学院新闻
近日,学院2025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分批前往宜宾竹文化博物馆开展了文化产业课程实践活动,用专业眼光审视着竹文化产业的多元发展路径。
竹文化探源:追溯千年传承脉络
宜宾作为中国竹资源富集区域,拥有334 万亩广阔竹林,其竹文化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历经千年沉淀,形成了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唐代用于引盐水的竹笕,到明代极具特色的竹制悬棺,再到现代工艺精湛的竹簧工艺品,不同历史时期的竹制品串联起宜宾竹文化的发展历程,清晰展现出这条完整且延续的传承脉络,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竹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与传承。
二、产业新视野:解读竹产业发展成就与政策支撑
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深入了解到宜宾竹产业已形成相当可观的规模。数据显示,2024年宜宾实现竹产业综合产值 422.8 亿元,这一亮眼成绩使其在四川省竹产业发展中位居首位。
而这一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体系。宜宾市专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以竹代塑”的决定》,为竹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当地进一步实施产业生态培育行动,不断丰富“以竹代塑” 产品种类与内容;同时积极拓展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进竹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为竹产业注入更多活力与发展空间。
“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宜宾这种政企协同推动产业发展的模式,为我们今后学习和研究产业发展路径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很有启发意义。”参与实践的一位同学如此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产业多元调研:各小组聚焦领域深入探索
为全面深入了解宜宾竹文化产业,各调研小组结合专业兴趣展开专项考察。政策研究小组聚焦“以竹代塑” 政策实施,通过查文件、访部门,明确当地以产业专项资金、“惠林贷”等,为竹产业提供资金信贷支持,推动其绿色高端转型;文旅融合小组调研“竹旅融合” 运营模式,走访商户、观察游客,收集一手资料以分析模式优劣;传统工艺创新小组对比博物馆内历史竹文物与当代竹工艺品,研究工艺、设计、用途演变,探索传统竹工艺现代创新路径与发展空间。
四、实践收获:拓宽专业视野,深化理论认知
此次实地走访,同学们见证了宜宾竹文化从传统工艺延伸至现代产业、从单一竹产品拓展为全产业链的完整历程。同学们既拓宽了文化产业专业视野,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深化认知,为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